|
发表于 2014-11-26 10:27:23
|
显示全部楼层
想就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说几句。
这些天在贯标过程中不时反思标准本身,昨天项目组又讨论了一次何谓本质贯标的问题,总的来说感觉认识在不断提升。本次贯标的全称应为“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”,其关键词是“两化融合”和“管理体系”。
先说管理体系,简单点说,就是从管理角度看需要哪些管理文件,这些管理文件构成了管理体系。因此,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管理文件需要分基层,层与层之间是什么关系,每一层内部应包括哪些文件等等。鉴于大部分公司以往都参加过一些“XXX管理体系”贯标,这个应该不难理解,其核心思想都是持续改进。
再说两化融合,我们认为其本质是在讲信息化管理。只不过,我们以前是从信息化的角度讨论信息化,现在则应该从企业特别是企业战略高度讨论信息化。对一家公司而言,当然需要信息化战略(主要指策划、计划类相关工作),也需要加强信息化的日常管理(主要指开发、运维等工作)。我们参加培训的时候,老师经常讲全员参与,我们对此有一定的保留意见。无论从管理的角度,还是从战略的高度看,都存在一个分配资源的问题。对一家企业而言,必须强调资源投入的有效性,即如何用有限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。因此,两化融合应该强调将企业宝贵的信息化资源(资金、人才等)投向与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活动,而不能强调面面俱到,这方面20/80原则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思想。
至于说本质贯标,也可以有狭义的与广义的理解。狭义一点讲,对照国家工信部的标准,编制一套管理文件并严格执行,就可以认定是本质贯标了,上面的专家好像也是这么解释的。我们认为,还可以有广义一点的理解,即只要一个公司的信息化项目(两化融合的落脚点)能够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或引领公司发展,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理规范(比如参照COBIT等),信息系统投运后取得了预期成效,也可以认为是实现了本质贯标。
不知以上理解,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? |
|